公司动态

FB体育 FB体育平台原极科技:自动驾驶定位需求下的车规 IMU 应用普及还缺什么?

作者:小编 点击: 发布时间:2023-06-24 07:25:47

  FB体育 FB体育平台FB体育 FB体育平台FB体育 FB体育平台原极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杭义军表示:在汽车行业电动化、智能化的大趋势下,自动驾驶产业市场的空间和机会都很大。根据国内的电动汽车销售情况来看:市场竞争激烈,但是盈利能力还有待提升。从自动驾驶装配比例来看,预测到 2028-2029 年 L2+ 占比可能会超过 60%,与此同时,低价车型自驾功能配置空间巨大。

  原极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杭义军表示:在汽车行业电动化、智能化的大趋势下,自动驾驶产业市场的空间和机会都很大。根据国内的电动汽车销售情况来看:市场竞争激烈,但是盈利能力还有待提升。从自动驾驶装配比例来看,预测到 2028-2029 年 L2+ 占比可能会超过 60%,与此同时,低价车型自驾功能配置空间巨大。

  当前 L2 辅助自驾体验现状是惊吓多于惊喜,而装配 IMU 将有助于提升 L2 自动驾驶的用户体验。杭博士表示:当下自驾中 IMU 的应用技术发展趋势表现为:

  原极科技为满足车规级 IMU 的市场的需要,自研了一体式大规模分布式标测技术,在大幅度提高 IMU 的综合性能的同时又保障了 IMU 模组的产量。为了验证同时在大量的应用数据积累下,原极科技对数万套 IMU 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。

 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,在自动驾驶普及的道路上,车规 IMU 的产业市场空间很大,机会也很大;当前 L2 辅助自动驾驶体验现状惊吓多于惊喜;而乘用车重感知、轻地图转变对车载 IMU 需求变化产生了影响。因此,在重感知轻地图的大趋势下,作为 IMU 厂商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改变发展方向。首先,从国内整体电动汽车销售来看,国内车厂竞争力非常强,但从盈利水平来看,成本和盈利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;其次,在技术应用体验方面,根据麦肯锡研报,国内电动车车主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满意度偏低,行业发展仍有很大进步空间;从行业发展方面来看,2022 年国内乘用车电动车销量为 550 万,2023 年可能达到 800 万,预测 2030 年可能达到 2,800 万。

  从自动驾驶装配比例来看,大约在 2028-2029 年可以实现超过 60% 的 L2+ 装配率,其中 50% 以上的车辆仍由 L2 贡献。因此,需要着重关注 L2 用户的自动驾驶体验。目前标配辅助自驾或高级辅助自驾功能主要集中在 15 万以上的车型上,15 万以下的中低端车型仍有很大的配置空间。从整体来看,降本增效是长期趋势。在 L2+ 的辅助自动驾驶过程中,虽然许多车辆都装备了 L2 功能,但实际上在雨、雪、雾、光线不佳等情况下,整体仍然会出现问题,给用户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。使用辅助自动驾驶原本是为了减轻驾驶紧张感,但频繁的退出和急刹等情况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是惊吓,而非惊喜。这也是目前推广自动驾驶的重要问题之一,原极希望普及 IMU 模组在 L2 级别的应用,能帮助自动驾驶行业真正提升用户体验。

  在提升方面,前置传感器融合、BEV/ 空间占用网格等技术都是自动驾驶未来的方向。在乘用车重感知轻地图背景下,还需要思考对车载 IMU 的定位或应用有哪些影响。在自动驾驶方面,首先需要解决三个问题,看得清、看得懂、开得好。IMU 主要是为了提高定位和感知功能,特别是提高交通参与主体和道路建图能力,因为重感知更加重要,高精地图在自动驾驶决策方面则相对弱化。未来,短时精度比长时间精度更重要,相对位置变化比绝对位置精度更重要,IMU 数据可靠性也会更重要。IMU 在车辆上的主要作用是多传感器时空对齐,提高目标预测、跟踪性能,车载传感器实现物理世界中相对位移和坐标姿态的转换

  原极通过接触到不同车厂和行业的需求,发现大家更关注 IMU 的性能指标。而 IMU 性能指标有几十个,统一的指标要求非常高,但成本却无法下放,因为很多测试选型都与最终成本有关。现状就是需求不变,题目无法变化,答题方式有限。从行业未来普及的角度,融合中可观、可估的 Az(Z 轴加速度)与 Gxy(X 和 Y 轴角速度)的误差对应 IMU 指标可适当放宽,不影响使用精度;融合算法中不可观测的 Axy 和 Gz 的误差对应 IMU 指标需要重点控制。因此,需要适当对 IMU 指标进行区分,原极的 IMU 会重点标注这些对行业有帮助的指标,也会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这一领域。此外还需要思考,百万元级别的惯导 ISA-100C 的加速度计零偏不稳定性指标,为什么仅需 100ug。

  ALLAN 方差作为零偏不稳定性指标,其表示的相关时间,直接与我们需要 IMU 进行 DR 推算的时间长度相关,如 10s 或 60s。在 10 秒 -60 秒区间,零偏不稳定性指标与现在车上使用的很多 IMU 芯片差异不大。因此,在自动驾驶服务商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指标时,这些指标会极大地影响 DR 推算的短时精度

  此外,原极科技还对 IMU 进行集成和标定。从标定前后的误差来看,对于大部分 IMU 来说,加速度温漂、陀螺仪温漂、陀螺仪刻度系数、三轴非正交都会有大幅度提升。因此,在成本增加不太多的情况下,对于 IMU 模组进行必要的标定,是很有意义的。

  在经过多方数据积累后,原极发现 IMU 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器件,相对于功能性器件,如 CAN 芯片或 CPU 等,IMU 会受到很多集成焊接和外部机械安装等形变的累计因素影响。这将导致,如果将其作为普通器件集成,就将会对生产芯片的提供商产生巨大要求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也通常会出现诸多技术问题,包括在温度环境发生变化时,IMU 陀螺仪的噪声从零点几度每秒变化到两三度每秒,幅度变化异常;陀螺仪出现几十度每秒的跳点情况;在某个温度点附近开始剧烈振荡;以及输出数据中出现断层现象。因此原极认为,IMU 可以组成模组进行测试筛选,对降低后端应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在过去大量应用和数据积累过程中,原极对数万套 IMU 数据进行产品统计和分析,特别是温度漂移指标,关注 xyz 轴加表温漂和陀螺温漂及整体分布情况,包括量产后品控一致性情况。这些信息会反馈到原极的工艺及标测部分,以进一步提升工艺设计并降低标测成本。

  原极科技主要关注生产模块化的贴片式模组,即贴片式模组的二次焊接和存储老化后参数的变化。以温漂为例,原极对 IMU 模组进行了 14 天老化后的复测、贴片后的复测以及自然存储三个月后的复测。在合理设计工艺下,整体偏差完全可控。因此,原极科技的 IMU 长期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法,值得推荐,并且量产成本上有相当大的优势。

  原极希望 IMU 模组和标测技术的应用,不仅仅局限于高阶的 L3 高端车型,而是让所有平民车型都能够用得起。在方案设计时,原极充分考虑各环节成本优化,其中包括选型成本、标测成本以及集成方式的成本优势。

  原极通过对自动驾驶的定位推算和应用,梳理出了车规 IMU 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,以及在选型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的参数:

  那些不可被观测或观测性较弱的 IMU 参数在生产端优化参数,并通过算法来减少整体误差,适当弱化以降低需求端成本,或进一步拓宽 IMU 芯片的可选型空间。随着自动驾驶技术逐步发展,也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,一起思考行业技术的上限。作为模块和模组提供商,原极希望深度理解这个行业,在能做好的范围内,研发出成本不高、更适合行业未来发展的 IMU 产品。

  在大规模量产方面,现阶段自动驾驶 IMU 装配的比例仍然很低,在未来 IMU 装车量可能达到 60%-70%,每年需要上千万台。面对大规模的市场需要,原极科技针对 IMU 模组的生产流程进行了特殊设计,采用叠层式标测框架,可以实现单批次最大可标定数量达 512 片。原极坚持推广模组化产品形态,确保生产过程标准化,易于操作,可大规模生产和装配,每月可交付产能为 5 万套。在结构成本方面,原极选择了贴片式 IMU 模组,这个模组方案做到了成本节约 60%。另外,在标测成本方面,原极还可以做到下降 60% 左右。在核心传感器方面,结合原极对行业的理解,可以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传感器配置方案,通过阵列式技术,多元融合技术生产出更适合行业的定制化传感器,从而更好地平衡高性价比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量产保证。

  原极的将 A6Pro 成到 P-box 中,并在城市复杂场景中进行了跑车实验,其航向推算精度漂移可以控制在 0.15 度,位置漂移也可以控制在 1.5 ‰ -2 ‰以内。总体来说,原极的 IMU 性能与行业上批量装备的 IMU 性能相当。

  原极科技成立于 2019 年,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,原极科技不断探索市场行业对 IMU 在农机自动驾驶和汽车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。

  2022 年,原极在农机在自动驾驶市场 IMU 的渗透率超过 60%,出货量突破 15 万套,目前公司 IMU 模组累计出货量已超过 20 万套。在 2023 年,原极科技获得了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认证体系,并推出了车规级 IMU 模组 A6Pro 以及车规组合导航 NAV619。

  同时,基于特有的 IMU 阵列技术,原极推出了应用于不同行业,不同规格的全系 IMU 模组产品。

  原极公司的名称是由 原 力—— 极 客组成,表示原极愿意从行业底层的事做起,秉承崇尚科技创造价值的极客精神,致力于使用 MEMS 惯性传感器解决世界范围内的,智能化、自动化发展中的定位问题。。我们希望能制造一款适合乘用车自动驾驶领域,标准化批量应用的车规级 IMU,并通过原极人的技术和努力,在自动驾驶行业快速普及,让更多用户体验自动驾驶乐趣。

  (以上内容来自原极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杭义军于 2023 年 6 月 14 日在 2023 第五届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发表的《自动驾驶定位需求下的车规 IMU 应用普及还缺什么?》主题演讲。)


相关标签:
热门产品